2012年02月18日08:56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又值周末,数数您口袋里的钱,这周是增值了,还是缩水了?作为与您的最为息息相关的金融频道,将通过《金融一周谈》栏目,定期为您梳理一周金融业界要闻大事,探寻金融市场动向走势,甄别秘诀,拿捏脉点。
本周金融市场频频亮出新规,保监会重拳整治车险理赔难顽症,另外交强险将向外资开放;与此同时,银监会整治银行乱收费新规的余波未了,新规能否奏效遭普遍质疑。在政策出台的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成顽疾,信用卡异地盗刷频现等市场乱象依然顽固存在。
2月17日《经济参考报》:《摸底银行理财市场:收益率升降互现 产品同质化成顽疾》
近期,银行理财市场无论从产品发行量还是收益率来看,并未呈现全面井喷之势。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时间为2012年1月29日至2月13日)的统计,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905款,略低于春节前同期发行的982款。
银率网分析师表示,理财产品开年发行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运行模式以及销售流程也受到严格监管。该分析师指出,从预期收益率水平来看,股份制银行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较高。“但从产品的类型来看,同质化较为严重。”他说。
据统计,目前,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都是投资于债市或银行间市场,收益和投资期限相近,少有针对客户进行的个性化设计。
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应该不断研究市场变化的情况,调整理财产品的品种结构。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细分市场,为客户量身定做真正富有特色的、能满足客户独特需求的理财产品,这是避免同质化的发展方向。“如果理财产品不能创新,发行量很难再创新高。”银率网分析师说。
2月16日 中国新闻网: 《交强险将向外资开放 消费者或成最终受益者》
2月14日,中美双方发布的《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显示,中国已决定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在完成修改相关法规等程序后,将正式颁布实施。业内人士透露,外资的加入会提高消费者的福利,同时或会改变目前交强险亏损的局面。
一直以来,车险市场都是各大产险公司觊觎的奶酪,占到整个产险公司保费收入的70%-80%。谁能有效赢得车险客户,谁就能分得产险市场的一杯羹。
然而,交强险开办以来,便一直受到“巨亏”质疑。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2010年,交强险经营亏损增至72.4亿元,亏损面同比扩大了43.7亿元,其中,承保亏损97.1亿元,同比扩大44.2亿元。除了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实现微利外,32家开办该业务的公司全部承保亏损。
据一位财险业内人士向《南方日报》透露,“放开交强险就意味着放开整个车险市场,外资就能放开手脚和中资保险公司同台竞技了。”
据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陈鹭向中国经济网透露,交强险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对中资险企会造成一定程度冲击,但竞争机制的引入将对整个保险业是长期利好。
2月15日 《新京报》:《整治银行乱收费新规遭质疑 消费者无还价之力》
2月10日,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表示,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基本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将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商业银行自行制定的价格,必须“明码标价”。如果设立新收费项目、收费提价,则明确提价需提前三个月公示,设立新收费项目需提前一个月公示。
张远忠(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指出: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不是一服灵丹妙药,存在许多局限性,实际中很难操作。比如,政府指导价一定范围,更多是银行自主定价,如果上面监督不严,银行业乱收费又会出现。
况且,在高度垄断的情况下,即便银行按照办法规定做,也是一个垄断高价,金融消费者没有还价之力。
一些银行在一些服务收费上“漫天要价”和混乱现状,与一直以来消费者在银行服务价格制定上缺乏话语权不无关系,而增加消费者话语权的最好办法是引入竞争。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目前,银行业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垄断,这导致银行业在跟消费者的博弈当中,银行就会处在相对主导性的一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国家有关价格管理部门要进行外部介入,帮助消费者补上他们由于处在弱势地位这块的短板。
2月14日新华网:《保监会新规剑指车险市场"理赔难"顽症能否解》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猛增,车险理赔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为解决国内保险业存在的理赔难、销售误导、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中国保监会日前下发《关于做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通知》,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车险理赔难成为整治重点。通知明确提出要简化车险理赔手续,修改完善车险条款,从源头上减少争议的产生。
保监会剑指车险市场乱象,能否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改变车险“理赔难”顽症?
在保监会新的举措中,特别提出要加大信息披露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规定被披露的信息包括保险公司经营信息与理赔服务水平、涉及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信息以及保险公司的成员信息三个方面。
目前,在购买车险、出险理赔等各个环节,消费者与保险公司明显不是处于同样的市场地位,加上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消费者选购、理赔、维权各过程中其实都处于弱势地位,容易造成权益受损而无能为力,所以破解车险市场乱象,首先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公开透明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专家指出,在经历了近十年高速发展后,车险市场在2012年面临诸多变数。新车销量低迷、新的车险条款费率可能执行、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平均费率水平下调趋势显现等诸多因素,都对车险行业在发展和盈利方面造成较大压力。因此,破解车险理赔难也是推动车险市场发展的必然举措。
2月13日 中国新闻网: 《中行信用卡异地盗刷频现 被批服务欠缺》
12日,在福建厦门工作的王先生向中新网金融频道反映称,自己在2011年同样遭遇了中国银行信用卡未离身却被盗刷的情况。然而时至今日,中国银行方面仍然未能就此事给出最终的调查结果,这让苦等一年之久的王先生在蒙受8200元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中行信用卡的安全性和服务提出了质疑。
近年来中国银行信用卡被异地盗刷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而大部分卡主的遭遇都非常相似:卡未离身也未曾丢失,并且从未泄露密码。
据《新闻晨报》2011年5月19日报道,2007年7月25日,持有中行长城信用卡的上海高先生收到银行短信通知,该卡当日在福建省安溪县境内刷卡消费七笔,总金额高达12万元。
据《企业党建参考报》2011年11月25日报道,2011年11月3日,同样身处福建厦门的另一位王先生接到手机短信提示自己的中行信用卡被人在ATM上取现4次,累计9000元。
据《理财周报》2011年12月26日报道,一直身在国内的王先生甚至被中国银行告知,自己8月5日曾在欧洲有一笔358欧元在四星级酒店的刷卡消费欠款记录。
中新网金融频道梳理后发现,在这些案件中,卡主为了使自己的信用记录免受欠款影响,大多选择了先行还款等候处理。但是王先生对此向中新网金融频道表达了自己对中国银行服务的强烈不满。“1年的时间来,我的卡片因为冻结而无法使用,但是中国银行从未提出是否另行核发卡片便于我继续使用。同时,卡片冻结后年费如何计算也没人告诉我。最重要的是,我把被盗刷的钱先还上了,事情解决之后中国银行方面将来是否应该对我的利息损失给予赔偿呢?从始至终,从来没有人向我解释过这些问题,更别提现在拖了这么久,中国银行当面一直都没有任何调查的结果!”